何时发生首次性行为、何时成为父母,早就刻在了DNA里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用种种“社会学”理由去应付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

“小花儿啊!过年带对象回来吃饭不?”

“猫狗双全,无需对象……”

“二狗啊!隔壁大牛都三胎了!你也要抓紧啊!”

“这不是经济大环境不好嘛,一胎都不想生……”

NONONO,同志们,现在有科学理由了!

Figure 1. 图片来源:Pixabay

今年7月,由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和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领衔的研究团队联合发表论文,首次将性行为年龄(age at first sexual intercourse,AFS)和首次生育年龄(age at first birth,AFB)与我们的DNA联系了起来,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系。相关研究以“Identification of 371 genetic variants for age at first sex and birth linked to externalising behaviour”为题,刊登在《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期刊。

Figure 2. Identification of 371 genetic variants for age at first sex and birth linked to externalising behaviour (图片来源:Nature Human Behaviour)

作为该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项研究,来自上述机构的科学家们将近百万人纳入了研究对象,结合多个数据源对387,388个初次性行为和542,901个初次生育行为的样本进行信息采集。后续通过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法,他们发现:DNA上存在着371个常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和我们的环境因素一起,影响着人们生命中两个里程碑时刻——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以及初次为人父母的年龄!

*注:SNP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A,T,C,G)的改变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样性,它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以上。

在这371个基因突变位点中,有282个与“初夜”年龄有关,还有89个与“首胎”年龄有关。其中,有11个是性别特异性(sex-specific)的,并且,与首次性行为年龄相比,首次生育年龄的性别特异性的遗传相关性更高,后者具有10个性别特异性的SNP。

Figure 3. GWAS 研究结果总结 (图片来源:Nature Human Behaviour)

这一发现可谓是“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我们什么时候发生第一次性行为、什么时候生子,其实不单单受到了社会与环境因素的影响,甚至还掺杂着些许“命中注定”的意味在里面。

根据这些被新鉴定出来的遗传标记,研究人员计算了多基因评分(Polygenic Scores,PGS),结果表明,有着更高PGS的个体倾向于更晚发生首次性行为以及首次生育。此外,这些遗传效应还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儿童时期处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即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孩子具有较晚的首次性行为和生育年龄,且满足上述条件的更高PGS个体,更可能推迟性行为和生育的时间。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遗传上倾向于推迟性生活或晚育的人,老年时的健康状况也会更好,寿命也更长。

其他因素,如烟酒、药物、多动症(ADHD)、寂寞程度(loneliness)、受教育程度以及过早发生性行为和生育之间也存在很强的联系(Figure 4)。

Figure 4. 首次性行为年龄与首次生育年龄和其他性状的遗传相关性 (图片来源:Nature Human Behaviour)

利用AFS和AFB衡量人类生殖行为的开始时间,还对生殖健康、青少年发育和进化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显示,过早发生性行为是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与初夜发生在21岁或以上的女性相比,未满17岁的患宫颈癌的风险是前者的2倍。除此之外,抑郁症、性传播疾病和药物使用障碍等也与之有关。相对的,较晚的生殖行为则与较低的生育能力、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和更年期提前等不孕特征存在关联。

此项研究表明,遗传信号受社会因素和环境驱动,也受生殖生物学影响,三者的共同作用联合决定了生殖期的提前和推迟。对此,该研究第一作者、牛津大学人口科学主任Melinda Mills教授总结说:“过早开始性生活的根源在于童年时期的不平等因素,也与健康问题有关,如宫颈癌和抑郁症……这项研究发现了数百种遗传标记,这些标记塑造了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部分,而且具有潜力得以更深入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和性健康、不孕症、晚年疾病等,以帮助开发相应的治疗方法。”

以上研究成果,或许能为你抵挡部分“催婚”“生娃”攻势,不过请注意——

这一结果,可并不是你「母胎单身」的理由哦!(笑)

Reference:

[1] Nature Human Behaviour:

Identification of 371 genetic variants for age at first sex and birth linked to externalising behaviour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1-01135-3

[2]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Comparison of risk factors for squamous cell and adenocarcinomas of the cervix: a meta-analysis

https://doi.org/10.1038/sj.bjc.6601764

来自: 生物谷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