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处处都是压力,deadline、KPI像悬在头上的一把刀,车贷、房贷每天一睁眼就已经负债,突如其来的降薪、裁员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层层叠叠蔓延而来的压力不仅让我们心灵脆弱,同样使我们的免疫系统岌岌可危。
研究证明,处于压力状态下超过一个月,感冒找上门的可能性越高。在一项人体实验中,压力指数越高的健康人接种呼吸道病毒后,感染风险越大,产生的感冒症状也越严重。
压力还会影响疫苗接种效果,那些长期照顾生病患者的家属,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反应明显弱于其他人。
压力越大,疾病进展越快,同样是HIV感染者,背负着生理心理双重负担的“柜中人”发展成艾滋病的速度要快于他们已“出柜”的病友。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变得孱弱,这种变化被称为“免疫衰老”,这也是老年人各种疾病风险增加的原因。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同龄人免疫力的差距?
近期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压力能够加速免疫系统衰老——“战损”白细胞越来越多,新生白细胞减少。同时,压力人群不良的生活习惯、体内潜伏病毒的反复发作也是免疫老化的帮凶。该研究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研究样本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开展“健康与退休研究”(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是一项针对美国老年人的经济、健康、婚姻、家庭状况等的全国性纵向研究。
5641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8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并评估这些参与者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社会压力。
按照压力的种类、压力持续时间,又可以将这些压力分为:
- 压力性生活事件(stressful life events):有时间限制的、偶发的压力事件,如失业、待业三个月以上、被诈骗、家中失窃等。
- 慢性压力(chronic stress):指存在时间较长的压力事件,包括身患慢性病、经济困难、处于一段冷战关系中、长期照顾病患等。
- 日常歧视(everyday discrimination):指经常发生的、程度较轻的歧视,如因为年龄、外貌、经济状况等而受到他人的怠慢或轻视。
- 生活歧视(lifetime discimination):有时间限制、偶发的歧视,如受某些不公平的原因被解雇或不被聘用、在医院被拒诊等。
- 生活创伤(life trauma):影响一生的创伤性经历,如丧子、罹患重病、地震、洪水、火灾等。
研究人员了采集不同社会压力下的参与者的血液标本,对T淋巴细胞表型和占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社会压力影响下,人体T淋巴细胞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衰老特征——幼稚T淋巴细胞减少、终末分化的T淋巴细胞增多,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
其中生活创伤、慢性压力与幼稚CD4+T细胞减少有关;歧视以及慢性压力与终末分化的CD4+T淋巴细胞增多有关;压力性生活事件、严重生活歧视、生活创伤与幼稚CD8+T细胞减少有关;压力性生活事件、严重生活歧视、慢性压力与终末分化的CD8+T细胞增多有关;严重生活歧视、慢性压力与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有关。
T淋巴细胞衰老,除了有社会压力带来的直接影响,还不能排除一些与压力相关的不良生活因素产生的间接影响,包括受教育年限、BMI、抽烟、饮酒情况等。
研究者发现,在控制了上述因素后,社会压力与免疫老化的联系确实稍有减弱,也就是说,压力越大的人往往生活习惯越差,不良的生活习惯与压力共同促进了免疫系统的衰老。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特意将参与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作为控制因素。巨细胞病毒在人群中感染非常广泛,且通常为隐性感染,而人在压力状态下更容易感染CMV。已有研究证实反复的CMV感染会导致幼稚T淋巴细胞减少,加速免疫衰老。
控制巨细胞病毒血清一定程度削弱了社会压力与免疫衰老的联系,提示反复的CMV感染也是压力人群免疫衰老加速的一个原因,积极接种CMV疫苗或能改善这一情况。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社会压力及其附带的不良生活习惯、病毒感染都会加速免疫衰老。一旦出现免疫衰老就如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又会引发一连串健康问题,包括肿瘤、心血管病以及感染性疾病风险上升。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压力之下,虽说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但也有一种选择叫做“逃避可耻但有用”,逆境之下,健康饮食、积极运动,别让身体和心灵同时受伤。
参考资料:
[1]Klopack ET, Crimmins EM, Cole SW, Seeman TE, Carroll JE. Social stressors associated with age-related T lymphocyte percentages in older US adults: Evidence from the US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2;119(25):e2202780119. doi:10.1073/pnas.220278011
来自: 生物谷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