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我还热衷于减肥的时候,也是挺认真地研究了各种热门饮食法(并做了一些无痛变瘦的梦)。
但惨痛的现实是,这玩意确实没啥近道可抄,运动饮食二选一、最好是二选二。想不痛苦,只能做梦了。
有段时间研究了下限制进食饮食,也就是“过午不食”、16:8什么的。生物钟的确是有那么一些奥妙,更早的进食时间、更短的进食窗口,似乎是能够正向影响机体代谢,说不好有那么一些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这个效果就算真有,看起来也就只有一丢丢。近期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1],通过APP跟踪记录了500余名参与者的日常生活,发现吃饭早晚对体重变化其实没啥影响,真正能影响体重的还得看吃饭顿数和丰盛程度,也就是——卡路里。
论文题图
其实这类研究还蛮多的,主要的一个难点在于参与者的日常生活大多是通过问卷记录的,不够及时,也很容易记不准确。
这项研究的好处就在,他们搞了一个APP,可以记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吃饭、吃了多少、大致估算卡路里。这个APP还会给你推送消息提醒你赶紧记录,按时按点完成记录任务会有成就,增强用户的使用积极性。
梦回薄荷了属于
这样,我们就能够得到几个关键的信息了:①每天第一顿饭到最后一顿饭之间的时长,也就是进食窗口;②起床后多久吃第一顿饭、睡觉前多久吃最后一顿;③睡眠时长;④用餐情况。
虽然APP使用起来还算方便,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懒得用。实际上,在入组的1017个参与者中,只有547个人认真下载了APP并且做了至少一次记录,这些人相对来说更年轻一些、受教育程度更高。
根据电子病历记录,本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达到了6.3年,期间体重测量次数的中位数为23.7次,参与者们每天的进食窗口、从起床到第一顿饭、从最后一顿饭到睡觉、睡眠时长的中位数分别为11.5小时、1.6小时、4小时、7.5小时。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时间长短与随访期间体重的变化并没有相关性,就算是把各种混杂因素都考虑进去制作新的模型,也只发现进食窗口每增加一小时与每年体重增加0.005kg有关。
5g啊,5g算个球。
而与体重更加紧密相关的,是每天吃饭的次数和卡路里。
根据卡路里总量,一顿饭可以被定义为“豪华大餐”(>1000卡路里),“还行的一顿”(500-1000卡路里)和“随便吃吃”(<500卡路里)。每天多来一顿豪华大餐,与每年体重增加0.69kg有关;每天多吃还行的一顿或多一顿随便吃吃,则分别与每年体重增加0.97kg和减少0.3kg有关。
这个数字还蛮有趣的,看起来最高卡路里反而不是最长肉。不过我猜想,热量炸弹还是比较腻歪,或许算算每天总摄入,并不比三餐稳定吃饱饱来得多。
从分子机制上来看,限时饮食对昼夜节律和代谢调节确实是存在一定的作用的,而这可能并不直观地反应在体重变化上。一些临床研究的结果也认为,一天中能量摄入的分布可能不会对体重产生短期内的明显影响。
吃饭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放弃折磨自己以后,品味不同食材变成快乐的事,炸鸡可乐挺好吃的,生菜也挺好吃的不是吗。
你都喜欢吃些什么呢?
参考资料:
[1]Di Zhao, Eliseo Guallar, Thomas B. Woolf, Lindsay Martin, Harold Lehmann, Janelle Coughlin, Katherine Holzhauer, Attia A. Goheer, Kathleen M. McTigue, Michelle R. Lent, Marquis Hawkins, Jeanne M. Clark, Wendy L. Bennett. Association of Eating and Sleeping Intervals With Weight Change Over Time: The Daily24 Cohor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3; DOI: 10.1161/JAHA.122.026484
来自: 奇点网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