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安居客研究院:2023年重点城市供地计划研究

一、建设用地总量规模稳定,但宅地供应大降2成

截止4月21日,原集中供地的22个试点城市中有16个城市均公布了2023年的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分别为北京、广州、深圳、厦门、长春、宁波、重庆、杭州、天津、济南、上海、沈阳、成都、苏州、无锡、福州、合肥。

58安居客研究院通过整理数据统计显示,该16城近三年建设用地总量规模变化较为稳定,但宅地供应量呈较大幅度逐年下滑,2023年同比大降21%,宅地供应占比也从2021年的23%下滑至今年的17%。

宅地供地规模跳水的主要原因在于:2022年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多城未完成原定的供地计划,且市场去化不理想,多城存量高企,通过调整住宅用地投放规模,减少推地,可以从供给侧恢复市场活力,利于行业长期稳定发展。

相较而言,2023年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水利等其他类型用地占比提升,是为了响应“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尽快落地,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符合自然资源部对今年的供地指标安排。

二、多数城市商品住宅用地、保租房用地双双下滑

58安居客研究院统计显示,16城中有14城宅地供地规模出现下滑,北方城市如长春、沈阳下滑幅度尤为严重,均超50%。一线城市总体宅地供应规模保持平稳,其中广州住宅用地供应计划连续五年保持增长,今年同比增长20%,一线城市稳定的人口流入及经济增长促使其土地市场相对被看好。

区分商品住宅和租赁住宅看,厦门、广州、上海、成都,今年租赁住宅用地供应同比实现增长,其中成都今年计划推出保租房用地213公顷,而去年仅92公顷;厦门今年计划推出租赁住房用地55公顷,去年仅28公顷。同时,成都和厦门租赁住宅供地占比依旧出现较大幅度上扬,这与各城市保租房供地的节奏有关,在总量规模控制下,小部分城市如成都、厦门起步较晚。而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其他城市,保租房供应高峰已过,今后也将呈现比例逐年下降的态势。

大部分城市宅地供应总量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下,宅地中商品住宅、租赁住宅的占比结构变化幅度可控:宁波、杭州、深圳、广州、无锡、济南、北京、上海,两种宅地结构占比变化都在5个百分点以内。而也有少部分城市并没有明确列出计划要求,如苏州,今年的供地计划中并没有列明商品住宅供地计划数据,对于租赁住宅也是“应保尽保”。

三、宅地供地规模减少和存量用地庞大、计划完成率低、新房去化不佳有关

重点城市未动工和在建未售住宅地块(含租赁保障房)总量庞大,平均为2023年宅地供地计划总量的3倍,其中福州、天津、济南、沈阳、重庆、长春达今年供地计划的接近3倍或3倍以上,沈阳更是达9倍以上,其供地计划降幅下滑幅度也达7成。

存量地块中,未动工地块占比平均达47%,其中合肥、济南更是达到84%,因此尽管合肥今年除了新供应地块外依旧有大量可新开工项目。宅地供地计划的缩减和庞大的存量住宅用地脱不了干系。

同时,2022年商品住宅实际供地完成情况均较低,重点16城中仅合肥、厦门、无锡、上海完成计划。福州、北京、天津、济南、沈阳、重庆、长春的完成率都较低,其中除北京外,2023年商品住宅的供地计划都出现不同程度地下滑,且相对完成情况较好的城市而言,下滑幅度明显更大。总体呈现出,2022年商品住宅计划完成度越低,新一年计划降幅越大的趋势。

当然新房去化情况也对新一年供地计划产生很大的影响。福州、天津、济南、沈阳、重庆、长春2022年出清周期上升幅度大,且高于8-12个月的合理范围值,对商品住宅供地计划影响较大。

纵览各城市相关市场数据和土地供地计划,2023年大部分城市的首要工作依旧是努力消化当前已上市房源,避免后续在建项目上市而造成库存积压,对于出清周期畸高的北方城市更应暂缓后续在建项目的上市。而对于市场基本面较好的一线及长三角城市,应根据城市自身情况,加速后续未动工及在建项目的建设步伐,积极上市,避免市场供货不足而拉高房价。

备注:个别城市计划数为范围值的取中位数;产业用地包含商业、工业、研发、物流、乡村产业、旅游设施;其他用地包括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数据来源:各地规划和自然资源规局官网,58安居客研究院综合整理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