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太地区在开发多样技能和促进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以其高速的技术发展、劳动力发达的分析性思维和社会经济技能闻名于世。
- 然而,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目前亚太地区64%的企业纷纷表示,无法吸引到足够的人才,已严重阻碍了当下的企业转型。而相比之下人才匮乏,只有28%的公司认为在获取投资资本方面仍存在困难,且投资资本才是实现业务转型的关键。这两方观点各持己见,说明亚太地区对于人才和资本的看法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 亚太地区致力于实现区域的人才流动,并促进职场实现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
目前,亚太地区的劳动年龄人口超过10亿,是世界上社会经济发展最多样化的地区之一。正因为此,亚太地区也处于职场、就业和技能变化的最前沿。然而,影响劳动力市场前景的因素十分复杂。全球局势波谲云诡,数字化转型和能源转型不断升级,而在此之外,供应链中断、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劳动力老龄化和经济不平等其他因素也需被纳入考量。
世界经济论坛今年发布的《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涵盖了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自然也包括亚太地区的12个经济体。无论是中国、越南等全球制造业大国,还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新兴市场,又或是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高收入经济体,报告中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详细讨论与分析。
钱并不是万能药,人才短缺是东亚真正的转型障碍
报告显示,在亚太地区,相比于吸引投资资本,如何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本这一问题,似乎更加迫在眉睫。64%的受访企业都表示,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的困难,已严重阻碍当下的业务转型。而这一数据,显著高于53%的全球平均水平。具体而言,在泰国和韩国等国家,四分之三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士都明确表示,人才匮乏是转型的最大障碍。
相比之下,缺乏投资资本在亚太地区便算不上最严峻的问题了,因为只有28%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士认为这一难题是关键的转型障碍。但如果我们将全球统计数据引入考量,会发现地区与全球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全球层面上,有37%的受调查企业家认为缺乏投资资本是最主要的转型障碍。然而,在亚太地区,投资资本并未受到如此高的关注。以越南为例,只有13%的受访者认为潜在的资本短缺对他们的业务构成了威胁。
所以问题的关键究竟是何?对于亚太地区的雇主来说,能否聘用到高素质人才或许才是答案正中。而针对未来五年的招聘前景,虽然全球有36%的雇主表示看好未来五年的招聘前景,但相比之下,还是有略多的雇主持有较为负面的态度。39%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五年的招聘情况或许将面临挑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比起如何吸引新的人才,亚太地区与全球最大的差异在于如何留住人才。27%的亚太受访者都表达了对留住现有员工的担忧,而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全球20%的平均水平。这一困境在马来西亚和韩国尤为明显。当问到在未来5年内是否能有效留住人才,这两个国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雇主都持悲观态度。
不断发展的技术和社会情感技能组合
从深圳的科技生态系统到雅加达的软件蜂巢,亚太地区已充分证明自身,已成为数字技术发展的温床。有趣的是,目前在亚太地区飞速发展的技能,并不仅仅局限于代码或神经网络架构,而是技术技能、分析性技能和社会情感技能的综合体。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能力分类法中各个领域通用现有分类的技能、知识和能力,《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调查了全球各地的雇主,以了解他们在当前和未来所重视的工作技能。
Image: 世界经济论坛
2023年,分析性思维将成为亚太地区最受雇主关注的核心技能。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也证实了这一趋势。而在其他技能中,设计与用户体验,以及阅读、写作和数学这两项技能所获得的关注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亚太地区,两者均为31%,而在全球平均水平上,两者分别都只获得了24%和25%雇主的关注。这种地区和全球的差异,充分表明亚太地区的员工既需要重视人际交互,也重视基础技能。
亚太地区对创造性思维的重视也在不断上升。78%的受访者都认为,创造性思维在职场中非常重要。在日本和新加坡接受调查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中,更是有超过80%的人认为这种技能的重要性还将进一步上升。这一预测与普华永道在亚太地区的最新调查结果不谋而合。调查显示,当被要求提名在未来五年内重要的技能时,66%的员工选择将批判性思维等与他人有效沟通、建立关系和合作的能力排在技术或核心业务技能之上。
此外,随着各国经济通过国际供应链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也更加需要像全球公民一样思考和行动。例如,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印度尼西亚,对这一技能的需求都达到了56%,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20%。但另一方面,雇主也认为,市场营销与媒体,以及人力灵活性、耐力和精确度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性可能会逐步下降。
未来5年,虽然分析性思维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走势,与全球技能提升与重塑的趋势相一致,但亚太地区在此之中,仍有一些独特的重点。例如,21%的企业将系统性思维作为培训计划的优先事项,充分显示出亚太地区对综合和整体解决问题方法的需求正日益增长。在澳大利亚,有26%的雇主都表示,他们愿意在投资技能提升与重塑项目,以加强对雇员系统性思维的培养。
亚太在拥抱多样性、公平和包容,和促进区域人才流动方面的独特趋势
当今世界相互联系日益普遍。在这种背景之下,亚太地区充分拥抱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以及促进区域人才流动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亚太地区正在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包容,这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国,正在充分挖掘潜在年轻和多元人才的储备。而日本和澳大利亚等老龄化相对严重的经济体,正在寻求通过技术移民来解决自身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亚太地区的企业在实现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也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公认法宝之一。《未来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亚太地区23%的受访者致力于落实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借此,他们希望实现的目标是扩大可用的人才规模。亚太地区的这一数字明显高于18%的全球基准,因此也值得我们的格外关注和细致分析。日本的资生堂便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作为论坛2023年多元化、公平和包容的灯塔工厂之一,资生堂积极采取措施,有效提高了女性员工的技能水平。此外,资生堂还致力于增加高管和董事会级别职位的女性人数,推进了性别平等。在亚太地区,资生堂并不是个例。有77%的受访企业都表示,他们已经启动了相关措施,以促进职场更加多元、公平和包容。这和全球67%的平均水平相比,亚太地区对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的关注也更加不言而喻。
那么,企业具体会采取哪些举措呢?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在两方面重点发力。一方面,企业会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提供相关培训,以提升他们对于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企业也会提高物理和数字平台的可访问性。此外,17%的公司表示有兴趣培养多元化人才,这一数字表现非常引人注目,因为全球平均水平仅为10%。就具体国家而言,印度尼西亚为29%,韩国紧随其后,为25%。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劳工组织强调,与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地区的劳动者普遍享有具有更高包容性的待遇。
亚太地区作为潜在全球人才中心的地位正在不断跃升,这恰恰突显了创造包容性环境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亚太地区的雇主对公共政策的看法似乎极具前瞻视野。尤其在与外国人才移民有关的法律政策上,他们更是先于其他地区一步。在亚太地区,41%的雇主表示支持改变移民政策以广泛吸引人才,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了28%的全球平均水平。新加坡和越南等国家表现尤为突出,60%的受访者都支持进一步放宽此类政策。
但有趣的是,虽然迫切地想要吸引人才,亚太地区对远程雇员依旧保持谨慎态度。只有8%的雇主认为跨境远程工作具有较高的商业重要性,这一观点与全球平均水平一致。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特定市场,雇主的平均重视程度更低,只有3%左右。
《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的结果清晰地解释了未来企业核心战略的重点。那就是,企业应该以其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本优先事项为基础,不断调整自身战略。随着就业形势的快速变化,未来的劳动力既需要较强的适应能力,也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在错综复杂的全球人才生态系统中,亚太地区应保持人才流动的良好势头,并继续落实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的发展。
《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与澳洲工业集团、日本早稻田大学、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和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商学院合作完成与传播,在此感谢他们的付出。
本文作者:
Ricky Li,世界经济论坛新经济与社会中心洞察产品主管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