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可帮助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

在提高生产率和改善公共服务方面,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有着巨大的潜力,但转型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也引发了人们对失业与不平等加剧的担忧。鉴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存在不确定性,政府应采取灵活的做法,为极具颠覆性的情景做好准备。

一份全新的IMF研究认为,在更平等地分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收益与机会方面,财政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需要世界各地的社保体系和税收制度做出重大升级。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技术变革,各国应如何改革社会保障政策?虽然人工智能最终可以提高整体就业和工资水平,但它可能使大量劳动力长时间失业,从而造成痛苦的转型。

过去的自动化浪潮和IMF的模型表明,更慷慨的失业保险可以缓解人工智能对劳动者的负面影响,让下岗工人找到更符合其技能的工作。在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并提高其慷慨程度、完善保险福利的转移接续以及考虑工资保险的形式方面,大多数国家都有很多工作可做。

与此同时,基于行业的培训活动、学徒安排、技能提升和再培训计划,可以在帮助劳动者做好准备迎接人工智能时代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自动化或行业消失将使一些劳动者面临长期失业,或是造成当地劳动需求下降——这些劳动者需要全面的社会援助计划。

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将大为不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也应采取不同的应对之道。这些国家的劳动者对人工智能的风险敞口较少,但鉴于其经济中非正规部门的规模较大,他们的失业保险等正式社会保障也相对薄弱。利用数字技术的创新方法,可帮助这些国家扩大社会援助计划的覆盖面。

是否应该对人工智能征税,以减轻劳动力市场的扰动并为其影响的劳动者买单?面对类似的担忧,一些人士建议征收机器人税,以阻止企业用机器人取代工人。

但对人工智能征税并不可取。你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或副驾驶是没办法支付这种税款的——只有人类才能缴税。对人工智能设立特定的税目,可能会降低投资和创新的速度,从而扼杀生产率的提升。而且这也很难付诸实践;此外,若其定位失误,则会弊大于利。

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可以做些什么来调整税收政策呢?近几十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扩大了对软件和计算机硬件的企业税收减免,以促进创新。但这些激励也往往会鼓励企业实施自动化并裁撤员工。应重新考虑那些低效的、倾向于快速裁撤人类岗位的企业税收制度,因为它们可能会放大人工智能造成的员工下岗问题。

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税制往往阻碍了自动化。它们会以各自的方式造成扭曲、阻碍投资,使这些国家无法在全球人工智能经济中实现追赶。

政府应如何设计再分配税收,来抵消人工智能造成的日益加剧的不平等?与其他类型的创新一样,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导致收入不平等和财富集中的加剧。因此,应该加强对资本收入征税,以保护税基免受劳动收入比例进一步下降的影响,同时抵消日益加剧的财富不平等。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要增加教育和社会支出投资、扩大人工智能的收益,就需要更多的公共收入。

自1980年代以来,发达经济体的资本收入税负稳步下降,而劳动收入税负则上升了。

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加强企业所得税将有所帮助。140多个国家已经商定了全球最低税率,为跨国企业设定了15%的最低有效税率——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其他措施则可包括:对超额利润征收补充税,加强资本利得税,以及改善税务执法。

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突破体现了多年以来基础研究投资的成果,包括公共部门资助项目的成果。同样,政策制定者在当前做出的决定,也将影响未来几十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各方的当务之急是确保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广泛造福社会,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改善教育、卫生、政府服务等领域的成果。鉴于这项强大新技术的全球影响力,各国开展合作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本博客以工作人员讨论文件为基础,Fernanda Brollo、Daniel Garcia-Macia、Tibor Hanappi、Li Liu和Anh Dinh Minh Nguyen为该研究做出了贡献。

来自:IMF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