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制建设的推进,尤其是A股IPO重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新三板建设加速推进、国资改革深入展开等关键节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内VC/PE市场正逐步出现明显的转折趋势,行业发展新常态格局已经显现。从“核心动力”角看,曾经风靡一时的制度套利思维已逐步沉寂,取而代之的是价值投资理念;从“投资结构”角度看,在成长投资之外,诸多机构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等领域的多元化业务布局明显加速;从“发展速度”角度看,超高速的感性大跃进告一段落,逐步回归理性发展轨道,市场发展速度略微放缓,但更加成熟、稳健。
2014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在良好发展环境中迎来全新发展景象,彻底走出过去两年低迷状态,募投退市场均出现罕见爆炸式发展状态!首先,退出市场喜迎“A股IPO重启”和“美股IPO批量涌现”双重利好,与此同时,“并购+新三板+回购”组合也异常活跃,多数投资机构年末向LP们交出近几年来最靓丽的成绩单!其次,伴随股权投资市场环境复苏,VC/PE行业重回发展正轨,多数投资机构加速投资市场布局:一方面,投资数量和速度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向早期投资、并购投资等领域的探索持续升温。在上述多重因素交互作用下,新投资机构、新投资基金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大量明星投资人跳槽或单飞,诸多专业化/主题性基金推向市场,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继2014年中国VC/PE行业加速自我迭代发展窗口之后,传统VC/PE机构会如何面对接踵而来的冲击和挑战?新锐VC/PE新秀又将怎样抓住机遇杀出重围,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番新天地?未来,投资人如何判断市场走势、如何改变投资策略应对市场动荡?投资模式及理念又将做如何调整?
《投中集团 2015年中国GP调查研究报告》将为您一一剖析上述疑问,本报告通过调查研究活跃在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主流投资机构,全面展现GP对于中国市场的认知,分析境内外GP投资理念及未来预期,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发现
【多轮快融】 企业融资频度: 43% 明显加快 & 37% 稍稍提速
“绝佳创业环境+投资机构踊跃布局+企业广储量心态”,多重因素导致企业融资频度加速,在传统融资结构上,延伸出“Pre A,A+”等诸多新融资轮次。
【精准布局】 重点投资主题: >50% 关注 互联网金融、移动医疗、O2O
沿着“泛行业投资—大领域覆盖—细分领域聚焦”轨迹,GP投资策略不断进化。或倒向“价值投资+阶段性制度红利”,或倒向“价值投资+细分行业发展风口”。
【高位快投】 目前投资意愿: 47% 认为估值偏高 & 52% 拟增加投资企业数量
在“分流现有资金池 + 赌下一轮风口”的双重心理作用下,众多投资机构一方面口中感叹投资市场估值节节高,另一方面快速下手实施投资步伐。
【丰收在望】 今年回报预期: 59% 认为2015年退出业绩优于上一年
“IPO批量放行+并购步伐提速+新三板交易火爆”三大利好打造GP坚强“芯”!其中新三板市场异军突起,成为令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喜忧参半的焦点话题。
【快速募资】 基金募资计划: 80% 计划或在募资 + 23% 期望3个月内完成
传统年度或双年度周期式募资习惯被打破,众多基金在募集时间和募集规模的平衡中倾向于前者,尤其是在新兴机构中分批次募集基金的现象较为突出。
【少募快投】 48% 拟募资规模不高于1亿美元 & 14% 基金存续期不高于4年
“目标规模&存续期”双降是今年新募集基金突出特点,一方面,与机构“快募快投—抢先机”的策略有关,另一方面,与“新三板、定增基金”等短平快基金类别有关。
【强化投后】 投后管理战略: 42% 拟扩充投后团队
“来自LP质问业绩的被动压力 + 来自退出收益的主动诱惑”,在并购退出、新三板退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GP更加深入介入退出环节,与企业一起选择最优渠道。
【招贤纳士】 投资团队扩容: 73% 计划或正在扩充团队
在加大投资布局策略指引下,年初相对谨慎的投资心态逐步演化为相对激进的投资心态,多数机构选择扩充团队,除一线投资团队外,募资团队扩张意愿突然爆发。
【市场之手】 行业发展环境: 64% 认为当前环境有利于促进行业发展
过去一年来,各级政府对创业市场和创业投资市场关注度不断提升,相关政策“礼包”陆续放出。在税收补贴、注册制改革、PE参与做市等方面,GP期望进一步推进改革。
1. 2014年中国VC/PE投资市场综述
1.1 2014年中国VC/PE募资市场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统计,2014全年共披露305支基金开始募集和成立,总目标规模为659.74亿美元,同比2013年同期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14年共披露出360支基金募集完成,披露的募集完成的规模为400.02亿美元。从下图可以看出,经过2012-2013年募资低迷期后,VC/PE基金募集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侧面反映出市场各方对未来股权投资市场趋好的一致判断。
伴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制建设的推进,尤其是A股IPO重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新三板建设加速推进、国资改革深入展开等关键节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内VC/PE市场出现明显的加速趋势。从投资模式看,过去几年Pre-IPO投资模式是我国市场中绝对主流模式,当下伴随着大环境的改变,VC/PE市场正逐步朝价值投资方向转变,各机构在投资策略等方面的思考和布局已经逐步明晰。
在告别感性跃进,回归理性发展轨道之后,市场发展速度略微放缓,但更加成熟、稳健,据投中研究院观察,2014年主流VC/PE机构募资意愿强烈,并针对当前市场特点,在基金产品设计等方面做出很多有益探索。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等机构投资人对股权投资市场关注度加深,以产业整合为核心的并购基金、偏早期投资的创投基金、更加专业化的特定领域投资基金颇为机构投资人青睐,LP市场机构化的特征更加突出。
从已完成募集基金的币种来看,人民币基金仍是国内VC/PE市场的主导力量,其募集基金数量约占九成,披露募集基金金额约占六成。在过去十余年发展过程中,本土VC/PE机构已成为中国VC/PE市场的核心力量,伴随着国内投资市场再度恢复活跃,以及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市场化母基金等LP支持,大量人民币基金募集进程加速。而美元基金虽然在募资数量上占比相对较低,但新基金单支基金募集规模相对较高,尤其是在2013下半年以来大量项目通过美股IPO市场退出,LP群体对美元基金业绩卓著的认同感加深,动辄数亿美元乃至数十亿美元的超大基金相继开展募集,美元基金进入新一轮规模发展阶段。
从已完成募集基金的类别方面来看,创投基金在VC/PE市场新募集基金中占据核心位置,其募集数量占据一半以上份额。但由于创投基金规模体量相对较小,在已披露基金募集规模中占比不足三成。
此外,并购基金募集数量占比为一成,募集规模不及两成,单支基金体量相对较小,进一步验证并购基金在我国市场中仍处于偏早期发展阶段的现状,在此背景下多数投资机构倾向于采取中小型基金模式进行探索,故而并购基金募集规模占比与募集数量占比相差不大。
1.2 2014年中国VC/PE投资市场
如前所述,2014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热度急速升温,多数机构对未来几年行业发展的上升趋势持乐观态度,投资速度和规模均出现暴增趋势。CVSource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共披露案例1640起,披露的总投资金额超过467.64亿美元,其中,VC市场共披露案例1360起,占八成以上份额。
投中研究院分析认为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了国内股权投资市场的升温趋势:
其一,传统Pre-IPO投资模式转型压力加剧。过去几年,在项目退出堰塞湖的重压之下,多数机构减缓或暂停Pre-IPO投资的步伐,纷纷探索其他转型路径,但实际推进过程中,多数机构的探索步伐偏慢,而过去一年,主流机构对于早期投资和并购投资的试探决心加大。
其二,移动互联网化速度加快。最近几年关于互联网领域投资的运动战打法争论不休,众多投资机构参与其中,但围绕移动互联网为中心的投资热潮并未兴起。过去一年,此领域的创业氛围和投资热情明显高涨,“互联网+资讯/金融/旅游/教育/医疗”等主题投资模式颇受市场各方青睐,甚至出现局部过热的抢项目热浪。
其三,新三板建设高速推进。虽然自2012年新三板扩容以来,市场各方对于新三板市场都给予较高关注度,但在实操方面并未采取明显的步伐。而过去一年,无论是推动既往已投资项目在新三板挂牌开展资本运作,或直接投资准挂牌企业,或已定增形式投资已挂牌企业等多种参与模式都已全面展开。
其四,全面深化改革提速。在中央政府强力推动下,我国全面改革步伐加快,尤其是在新股发行机制、并购重组监管机制、混合所有制等领域的改革推进效果明显体现,多数VC/PE机构纷纷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在产业整合、A股定增投资、国资改革等领域的投资策略。
1.3 2014年中国VC/PE退出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IPO退出案例数量为283例,账面退出回报5999.12亿元,并购退出案例数量为395例,账面退出回报金额超过107亿美元。回顾2014年退出市场大局,伴随着A股IPO重启、美国IPO火爆、A股并购市场大放异彩、BAT为首产业并购连连追高,整体退出市场热度明显改善,其中IPO退出的核心地位仍很重要;并购退出的替补退出渠道效应明显加强,陆续展现调整IPO退出的迹象;此外市场中也逐步出现以新三板退出为主题的探讨,虽然当下新三板退出还未有效落地,但未来将是退出市场中的闪耀亮点之一。
换个角度来看,虽然全年退出市场同比数据有良好表现,但仍需清醒认识到退出市场仍面临着庞大的退出压力,存量股权投资项目池中始终存在庞大的退出压力。以A股IPO诉求为例,2014年初A股IPO排队企业和在各地证监局辅导的企业群体约一千两百家,但2014年内A股IPO实际发行总数量仅125家,虽然部分拟A股IPO企业转向并购、新三板等渠道,但仍有大量企业期待A股IPO加速,渴望注册制能加快推进。
若按照300-500家均衡发行速度,现有拟IPO企业群体仍需两年以上时间才能消化完毕,对于更多未来准备在A股IPO的企业而言,上市之路依旧充满未知数。课题组分析认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总趋势不会改变,但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进度可能低于各方预期,未来“A股IPO+A股并购+新三板”的三家马车模式将是未来几年项目退出的主流渠道架构。
2.1.1 GP最关注的焦点投资主题
调研结果显示,互联网金融、移动医疗、O2O三个投资主题最受投资人的青睐,获得一半以上投资人的重点关注;此外,新三板、医院及服务也获得接近一半投资人的关注。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股权投资市场的迭代进化,众多机构逐步摒弃泛行业投资的传统投资策略,沿着“泛行业投资——大领域覆盖(TMT、医疗健康等)——细分领域聚焦”轨迹,不断探索挖掘最佳投资策略。
据投中研究院观察,目前市场中此类探索大多集中于两个维度:其一,倾向于挖掘“价值投资+阶段性制度红利”的投资机会,如新三板、定增投资等;其二,倾向于捕捉“价值投资+细分行业发展风口”的投资机会,如互联网金融、移动医疗投资等。
2.1.2 GP对企业融资频度的判断
调研结果显示,国内多数投资人认为当前企业开展新一轮融资的频度处于加快的状态,其中43%认为企业融资频度“明显加快”,37%认为企业融资频度“稍稍提速”,仅10%认为企业融资速度“保持不变”或“明显放缓”。
多重因素交互作用下,最近一年企业融资频度越来越快,在传统“A轮,B轮,C轮”融资结构基础上,延伸出“Pre A轮,A+轮”等诸多新融资轮次。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投中研究院认为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其一,当前我国创业环境处于史上最好发展时代,创业企业起步更容易,发展更快,在这个角度需要更多资金的支持;
其二,从去年开始,国内投融资市场走出过去两年的发展低谷,融资估值相对较高,创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期望储备更多资金;
其三,越来越多VC/PE机构的投资阵地前移,在中早期投资转移的策略下,投资人希望能切入企业中早期融资。
2.1.3 GP对投资项目估值水平判断
调研结果显示,47%受访者表示目前估值水平偏高,37%受访者表示估值水平正常。在感觉投资市场企业估值偏高占据近半比例的背景下,为何2014年整体投资体量出现明显放量呢? 投中研究院认为,此现象的根源在于我国主流VC/PE机构投资策略的变化,从1.2 小节VC和PE投资的分别统计可以看出,在VC投资数量翻番的背景下,PE投资数量出现小幅萎缩。
大量投出资金流向哪儿了呢? ——偏早期的创业投资,以及偏后期的PIPE投资。 据投中研究观察,虽然企业估值水平较以往有所上升,但多数机构认为,未来一段年时间内,这些已投企业的估值有望继续攀高,故而在“分流现有资金池 + 赌下一轮风口”的双重心理作用下,出现一面感叹估值水平偏高,一面快速实施投资的情景。
图2.1.3 GP对2015年投资项目估值水平之判断
2.1.4 2015年GP可接受的投资市盈率
调研结果显示,超过六成受访投资人愿意接受10倍以下投资市盈率。与往届调研相比,投资人愿意接受10倍以上市盈率的占比有所上升,这反映出在市场热度上升的大环境下,投资人希望能在机遇和风险中寻找新的平衡。
2.1.5 2015年GP拟投资企业速度
调研结果显示,52%受访机构拟增加投资企业的数量,30%受访机构保持上一年投资数量水平,仅3%受访机构拟减少投资企业的数量。据投中研究院观察,拟扩大投资企业数量的机构,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在投资阶段前移过程中,经过过去一年的探索,其投资流程已相对完善,投资经验相对成熟,准备进入大规模增量布局状态;其二,2014年至今,机构新募集的新三板基金、并购基金、专项主题基金等资金陆续到位,需要加速开展投资布局。
2.2 GP退出与投资回报
2.2.1 退出市场回报预期
调研结果显示,59%受访机构预期2015年回报水平超过去年,这一结果较去年同期56%占比明显增长。据投中研究院观察,让多数投资机构对今年回报预期充满信心的核心因素在于IPO、并购、新三板等多重渠道均利好的大环境。
2.2.2 退出市场路径判断
如上一节分析,多数投资机构对今年回报预期充满信心,投中研究院认为以下因素是关键所在:
其一,A股IPO市场持续提速,虽然注册制实施还有一段时间,但在IPO发行方面,证监会已经逐步兑现越来越快的发行速度,清准上市企业库存的迹象越来越清晰,待注册制实施后,IPO发行速度有望进一步提速。
其二,并购退出愈演愈烈,除了去年火热的A股上市公司大肆开展收购外,BATM等互联网巨头产业链收购步伐也越来越快,此外58同城和赶集网整合等同业巨头并购风潮风起云涌,在部分案例中并购估值已经超越IPO估值,未来此类并购模式将进一步复制展开。
其三,新三板市场交易趋于火爆,无限制定增机制和蜂拥而至的投机资金令挂牌企业欣喜若狂,大量拟A股IPO企业纷纷转投新三板,很多拟登录美股的创业企业也陆续考虑拆解VIE架构,快速回归新三板市场。
2.3 基金募集
2.3.1 新基金募集意愿
鉴于当前日趋升温的投资势头,传统龙头VC/PE机构和新兴VC机构纷纷加速推进各自的募资计划。调研结果显示,80%受访机构计划或正在募集新基金,其中46%正在开展新基金募集,仅11%受访机构表示暂不募集新基金。
2.3.2 新基金募资时间
调研结果显示,一半以上受访机构预期半年内完成基金募集,其中23%受访机构期望在3个月内完成基金募集,远高于去年同期2%占比。投中研究院分析认为,相对于固定每年或每两年募集新一轮基金的节奏,2014年募资市场募资节奏明显加快,众多基金在募集时间和募集规模的平衡中倾向于前者,分批次募集基金的现象有所升温,侧面反映了在抢夺项目方面机构所表现出的急迫性心理。
2.3.3 新募资基金币种
调研结果显示,51%受访机构计划募集人民币基金,14%受访机构计划募集美元基金,23%受访机构计划同时募集人民币和美元基金。与上一年相比。计划新募集基金的币种占比变化不大,从访谈结果来看,伴随着本土政府引导基金、FOFs等机构投资人活跃度升温,以及新三板市场趋热,越来越多机构期望接下来在人民币基金方面多做工作。以最近新三板影响为例,很多在募资过程中的企业,已经明确拒绝美元基金伸出的橄榄枝,明确只跟人民币基金对接;在处理前期美元融资的问题上,要么催促美元基金管理团队将投资权益转到其管理的人民币基金头上,要么尽快直接清退,以免耽误企业登陆新三板市场。
2.3.4 新募资基金类型
调研结果显示,创业投资(Venture)基金和成长投资(Growth)基金仍是各机构计划募集的主要类型,此外天使基金异军突起,出现在众多VC机构的基金矩阵版图中。据投中研究院观察,在多元化业务探索过程中,出于谋求高收益回报和提前锁定优质项目的考虑,部分投资机构刻意设立早期/天使投资基金。此外,在把握A股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浪潮过程中,诸多投资机构踊跃与上市公司联合发起基金,但基金类型表现不一,或体现为成长基金,或体现为并购基金,少数体现为创投基金。
2.3.5 新募资基金规模
调研结果显示,约一半受访机构计划募集基金规模为1亿美元以下,其中约三成募集基金意愿集中于0.5-1亿美元。从调研统计结果看,新募集基金目标规模有所下降,这与2.3.2小节所分析的投资机构有意加快基金募集关门时间有关。
据投中研究院观察,无论是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在过去一年中,“快”速募集的现象确实很突出,尤其是很多新成立的机构开展的前一两支基金融资,部分老机构推出的新类型基金也往往采取此种策略。
换个角度来看,从基金主题类别看,近一年来“新三板主题基金”、“定增基金(PIPE)”、“上市公司+PE”基金受市场欢迎的很高,在跟其他机构拼抢时点的过程中,前者往往以1亿元人民币为主流基金规模陆续实施募投,定增基金往往采取项目制方式运作,后者往往以3-5亿元人民币为主流基金规模实施募投。
2.3.6 新募资基金投资周期
调研结果显示,约一半受访机构计划募集基金存续期为7-8年,多选择5+2或5+2+1的模式,其中17%募集基金存续期为4年及以下,远高于去年同期7%的占比结果。据投中研究院观察,新募集基金存续期出现低龄化特征跟此类基金的投资策略有关,如近一年来“新三板主题基金”、“定增基金(PIPE)”、“上市公司+PE”基金受市场欢迎的很高,前两者往往采取1+2或2+1周期模式,后者很多采取3+2周期模式,如前面章节所分析,这些类型的基金策略在于挖掘“价值投资+阶段性制度红利”的机会,更多倾向于短平快的运作模式。
换个角度来看,伴随着机构投资人逐步进入市场,目前5+2的PE基金和7+2的VC基金等长存续期基金运作模式逐步被市场所接受,资金和股权投资理念错配的现象逐步被扳回正规。此外,部分投资机构通过在新三板融资等方式陆续筹集自有资金,以用于传统股权投资业务,或其他新兴投资业务,投资机构的资金压力有所缓解。
2.3.7 新募资基金倾向LP类型
调研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政府引导基金、民营企业、母基金最受GP青睐,半数以上受访投资机构倾向于向这些机构投资人开展基金募集。据前期章节所分析,在新募集基金类型中,很多基金的设计初衷围绕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展开,故而投资机构乐于跟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母基金等携手,在相对风险低、周期短的基金模式谋求多方利益平衡;而在向早期投资布局过程中,鉴于中央各部委和各地政府大量推出各种类型政府引导基金,大多数机构期望在新基金募集中,获得引导基金的支持。
除此之外,全国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金主一直颇受投资机构青睐,但限于此类机构投资人在股权投资基金中投放门槛相对较高、投资速度较慢,实际推进过程中,除少数投资巨头外,多数投资机构采取尽量争取,不依赖的原则开展沟通对接。
2.4 市场竞争
2.4.1 市场竞争情况判断
调研结果显示,25%受访机构认为市场洗牌加剧,大量基金将退出市场,7%受访机构认为部分将退出市场,市场竞争有所缓解。这一结果较上一年有所回落,这反映出,经过过去几年的洗礼,不适合在VC/PE市场起舞的投资机构已经陆续淡出舞台,在现有机构中如何脱颖而出将是未来一段时间考验各机构团队的核心考验。
从另一个角度看,25%受访者表示,将有更多基金加入战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与去年同期仅8%占比的调研结果相比,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机构对新杀入VC/PE市场的新兴力量保持高度警惕。据投中研究院观察,过去一年来,我国VC/PE市场的新兴力量主要分为几个类别:其一,传统VC/PE机构中的优秀投资人独立门户,这些新机构与老机构在募资或投资方面,多数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其二,由实业高管组建的新投资团队,此类机构与多数产业投资者保持良好合作。
总体来看,这些新兴机构或定在早期市场,或定位在某一细分领域,与传统机构在项目上有交集,在策略上也有交错。投中研究院分析认为,如何处理新老机构的竞合关系是本年度市场最为抢眼的话题,无论最总结果如何,从行业发展来看,新生力量的加入将大大促进我国VC/PE行业的自我革命性迭代发展。
2.4.2 投资者关系管理策略调整
调研结果显示,42%受访机构表示将扩充现有投资者关系团队,33%受访机构表示将维持现有投资者团队规模不变,这两个占比结果与去年同期调研结果相反。投中研究院分析认为,经过数年磨合探索,中国式GP-LP关系逐步趋于理性成熟,伴随着越来越多机构投资人踊跃参与,新一批个人投资者聚焦股权投资市场,GP需要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实现投资者关系工作的迭代升级。
一方面,在投资者关系团队方面,部分机构拟采取增加人力投入的模式,分摊越来越细致的具体工作,另一方面,围绕LP诉求,在传统对接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更便捷、更丰富的全方位服务模式。
2.4.3 投后管理策略调整
调研结果显示,42%受访机构表示将扩充现有投后管理团队,33%受访机构表示将维持现有投后管理团队不变,这两个占比结果与去年同期调研结果相似。投中研究院分析认为,经过数年磨练,GP传统以募资和投资为核心的管理策略逐步发生变化,投后工作得到GP管理的越来越高的重视!
其背后推动力是“来自LP的被动压力”和“来自退出收益的主动诱惑”,在并购退出、新三板退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除了常规投后增值服务外,在退出环节如何选择最佳退出时点,已经成为影响项目回报的关键因素。以新三板渠道为例,目前多数机构都面临一种局面:
在新三板挂牌企业交易价格短短几个月内翻N倍的背景下,之前投资企业历经数年估值才翻两三倍的战绩已是自愧不如。而目前旗下多数已投资企业接到各方面游说登录新三板的声音,被投企业是否登录新三板?何时登录新三板?跟那家券商合作?后续怎么开展做市?如何催动股价?机构何时退出?这些问题足以让投资机构的项目回报业绩产生天壤之别的结局,故而越来越多机构在投后管理方面卯足劲拼搏探索!
2.5基金管理团队
2.5.1 基金管理团队扩充意愿
调研结果显示,73%受访机构计划或正在扩充投资团队,其中35%正在努力招聘新成员加盟。这一现象与过去一年来各机构加大投资布局速度相匹配,伴随着投资市场回暖,2014年初相对谨慎的投资心态逐步演化为相对激进的投资心态,在此过程中团队扩张成为必然现象。
2.5.2 基金管理团队扩充规模
调研结果显示,从拟扩容团队规模来看,接近七成受访机构有意将新增团队规模限制在10人以下,仅4%受访机构有意扩增20人以上规模。这体现出,市场中多数机构看好未来投资市场,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采取相对保守的扩张速度,只有少数机构采取较为激进的扩张策略。
2.5.3 基金管理团队招聘职位
调研结果显示,从拟扩容团队职位角色来看,一线投资团队仍是核心力量,这一点跟往年调研结果相似。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3%受访机构表示将增强基金募集团队的力量,这一结果较往年有明显提升。投中研究院分析认为,过往一年来,各机构的周期性传统基金募集和新设基金募集行为都很活跃,能否在大量募集诉求市场中高效完成基金募集计划是当前各机构的关键核心工作,故而各机构对具有FOFs、引导基金、上市公司等渠道资源的募资人员特别感兴趣。
2.6政策监管
2.6.1 GP对行业政策环境评价
调研结果显示,超过六成受访机构对当前的政策环境持乐观态度,认为有利于促进VC/PE行业的发展。过去一年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创业市场和创业投资市场关注度不断提升,相关政策“礼包”陆续放出:
2014年5月,新“国九条”对强力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明确表态,并对培育私募市场发展做出方向性指引纲领。
2014年8月,证监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的法规体系建设实现里程碑式跨越。
2014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首次对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能源设施、信息、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农业、水利等领域作出明确表态,这为投资机构打开进入传统垄断领域“宝藏”的大门。
投中研究院认为,近几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逐步转变了职能角色,由传统监管为主的定位,逐步演化为市场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多元化服务,这是本届政府主导行政改革的可喜成效!
2.6.2 GP对未来行业政策期待
VC/PE行业在我国仍属于新兴的业务领域,从监管到合作,市场各方对股权投资的认知仍存在很多模糊之处。投中研究院认为,就股权投资而言,以资本和经验助力创新企业跨越式发展,与企业共享增值收益始终是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在VC/PE行业迭代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创新举措在机构运营、基金募集、投资实施等环节出现,期望各监管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结合股权投资行业运作模式的特点,着力于理顺政策体系、简化审批制度,更多推行负面清单制度,给予市场更多优化探索的空间。
诸如投资基金税收补贴现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等题材始终是理念调研反馈的焦点话题,过去一年来,这些工作的推进速度有了明显改善,但GP期望能以更快的速度推进类似改革步伐。此外,一些新话题也诸如纳入GP关注的视野,例如:新三板市场越来越火爆,投资机构参与做市商业务该提前做哪些准备?伴随着募资工作互联网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微信等社交工具传递基金募资信息是否算违规?……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