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由全国妇联主管的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联合珍爱网发布的《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2015年十城市抽样调查(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彭珮云,全国政协社法委副主任、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甄砚,全国妇联权益部原部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月娥,珍爱网董事长李松及各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该报告从性别、年龄、结婚年限、子女状况、教育程度、职业分布和收入水平等多方面剖析中国婚姻家庭状况,并总结幸福婚姻家庭的特点与规律,为构筑幸福婚姻家庭、促进社会和谐带来启示与思考。
据悉,“中国幸福婚姻家庭系列项目”是我国迄今为止首个针对幸福婚姻家庭而进行的规范化、常规化的研究项目。不论是从调研对象的选择、数据的收集整理还是从最终的综合分析上,研究者均保持专业严谨的态度,以保证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适用性。
在抽样调查的幸福家庭中,在职场上认识成为夫妻的有17.4%,曾经是同学的有18.2%,各占近两成。专家表示,这或许与具有共同语言和相似经历有关,双方更容易找到共同点。
不过,最主要的婚姻缔结模式还是通过“熟人介绍”,该比例为54.3%。其中,因“熟人介绍”结婚最多的是70后,1980年后出生的群体则更容易出现同学夫妻,这一点比70后高出33个百分点。在其他的相识方式中,被80后广泛接受的QQ、MSN、社交网站、相亲网站等互联网社交工具,轻松击败传统婚介所,占比7.5%。
报告中提到,夫妻双方为异地生人的,60后、70后的比例不到四成。而80后、85后至95后两个群体的比例分别达到47.3%、45.5%,也就是说,近半数夫妻不是“老乡”。专家认为,这种现象与城市间开放发展,异地求学、就业,交通和通信条件便捷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门当户对”仍是缔结婚姻的重要因素。七成的人认为夫妻经济状况相似很重要,认为需要“社会地位对等”的接近八成。
究竟幸福家庭有什么“幸福密码”?报告分析指出,接受调查的幸福家庭成员具有四种主要的性格特质,首要的是“有责任感”。91.6%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是个有责任感的人。其次是“善于控制情绪与处理冲突”,79.4%的人深谙此道,而男性认为自己“善于控制情绪”的比例高于女性6.3个百分点。
婚姻缔结现状:熟人介绍仍是主要方式,网络相识比例攀升
调查发现,熟人介绍(54.3%)仍是配偶间相识的主要方式,且夫妻曾是同学的比例,80后要比70后高出9.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人们通过新型的互联网社交工具(即时聊天工具,社交网站,相亲网站)相识的比例日益提升——80后在这方面的成功的成功率与60后相比上涨超过了10倍。与此同时,“初恋情结“趋于淡化,与达到69.7%的60后相比,85后及90后这一比例已降至47.8%。在晚婚问题上,最明显的是70后,平均结婚年龄将近30岁。随着流动的加大、通讯的发达和交通的迅捷,80后和更年轻的代际的婚姻半径更明显地超越了地域的限制,向同城以外延伸的趋势明显。
婚姻缔结因素:“男外女外”观念仍然凸显,“门当户对”仍很重要
幸福婚姻的培育:忠诚、体贴与理解至关重要,“夫妻商量”是最普遍的决策模式
幸福婚姻中的代际关系
与双方父母的相处:互相关爱、和谐关系是主调。多达57.9%的受访者愿意与对方父母同住的,且丈夫(61.4%)比妻子(54.7%)更容易接受与对方父母同住。跟比较幸福的夫妻相比,非常幸福的夫妻有更高的比例(63.5%)愿意与配偶的父母同住,两者相差达8.5个百分点。多数夫妻同心孝顺双方父母,在对待双方父母方面并不会明显地厚此薄彼。无论是与自己父母还是对方父母的相处,年轻的代际都比60后要显得积极一些。
缔造长久婚姻五大启示
报告依靠数据支撑,在为身处婚姻之中的夫妻提供幸福婚姻指引的同时,也会给将要步入婚姻之中的各类人士带来正确的婚姻观和婚姻指导,达到正确指导公众的婚姻观和婚姻生活实践,为社会和谐发展传递正能量的目的。
婚姻家庭是社会和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了解中国目前的婚姻家庭状况,中国妇联发起的《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通过全国10余个省区市地区的数万份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为婚姻家庭幸福寻找更多方法。
平均结婚年龄有下降趋势 婚前同居成常态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平均结婚年龄为26岁,男性比女性高2.3岁,四分之三的男性在25至34岁之间结婚,超过九成的女性在30岁之前结婚。其中,70后比其他代际结婚时间更晚,平均结婚年龄在29.6岁,60后、80后及90后的平均结婚年龄依次是26.3岁、26.2岁、24.3岁。
报告显示,婚姻缔结模式中,身边熟人介绍的方式达到54.3%,相对于60后和70后而言,80及90后通过新型互联网社交工具相识的比例日益提升,且成功率达到10.2%,是60后通过社交网络等方式缔结婚姻成功率的十倍以上。
情感专家社会学博士李松:60年代出生的人,重视的是过平淡的生活。70年代的比较注重经营夫妻关系,80后比较浪漫,90后比较自我为中心。中国社会随着年代变迁,男女关系态度比较大的转变,跟初恋结合60后占到70%。
在持续一年的调查中,86.5%以上的受访者与配偶在婚前恋爱时间为半年至一年,60后的初恋情结比较明显,而70、80、90后被访者中,受观念的影响,婚前同居比例也在逐年提升,70后有44.4%的婚前同居者,80后和90后的比例分别为59.6%和57.8%。与此同时,80、90后的婚姻半径明显超越了地域限制,受访者和配偶在同一城市出生的比例仅占到45.5%左右,更多的年轻人选择跟同城市以外的人结婚。
情感专家婚姻律师陈旭:由于经济条件相对发达了,坐飞机坐高铁都方便了,所以异地恋已经没有地域障碍了。
结婚要素中有车有房需求仅占15.3% 责任感和情绪控制能力更为重要
在《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中显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仍然凸显,受访者从男女两性在婚姻中的角色期待来看,女方承担大部分家务,而男方承担大部分消费的观念相对凸出。在结婚前,男女双方对于另一半的期待与过去相比较,也有了新的变化。
调查报告指出,纵观受访者的各年龄阶层,在结婚前有房有车这一点要求,比例仅占15.3%。而91.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步入婚姻时,更看中的是有责任感的人,同时,善于控制情绪和化解冲突的情商也很重要,79.4%的已婚人士表示自己会尽量控制好情绪并且化解冲突。
与此同时,幽默浪漫的细胞也对婚姻的缔结形成良好的助力,年轻群体在这一方面更为明显,80后和90后认为自己开朗幽默、懂得浪漫的比例比60后高出10多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理智和负责任的态度将有助于双方奠定更稳定的情感关系,而幽默浪漫的感性特质则有可能成为双方步入婚姻殿堂的加速剂。
忠诚是幸福的基石
调查发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口流动的加剧,户口对婚姻的束缚日益减弱。而从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来看,男女双方家庭具有相似的家庭状况仍然是主流。而使婚姻幸福能够维系的因素中,“忠诚”占首位。
报告显示,幸福夫妻在婚后相处中,对配偶首要的期望是“忠诚”。86.3%的受访者希望配偶忠于自己,更在意一份长久的有安全感的关系,而体贴、睿智和是否要小孩这三点紧随其后。仅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每个月会跟配偶发生口角,但超过80%的受访者从未对配偶谈及离婚话题。专家表示,争执也是沟通,信任才是重点。非常幸福的夫妻给与对方更高的信任度,并不会轻易后悔或谈及离婚。
通过调查报告,最终得出的幸福婚姻家庭有几点启示,专家总结提炼为:修炼品性、宽容体贴;情感依恋、用心经营;共同成长、积极沟通;平等相待、互相尊重;陪伴子女、言传身教;上慈下孝、相互关爱。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