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营业性演出市场的状况及各类专业数据统计资料,来自于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对全市135家主要从事营业性演出场所的统计(比上一年度新增了5个剧场。其中还包括各类小剧场、各郊区县影剧院共56家),以及相关票务公司、演出机构提供的部分演出市场有关信息。
初步汇总数据:2015年北京市各类营业性演出场次共计24238场;观众人数共计1035.63万人次;演出票房收入共计15.49亿元。
一、 整体市场:2015年演出市场保持平稳增长,票房收入达15.49亿元
营业性演出场次24238场,与去年基本持平。根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北京135家演出场所共举办营业性演出24238场,比去年同期24595场略下滑了1.45%。大型体育场馆和驻场场馆的演出场次减少了近1500场,但是大中型剧场和小型专业剧场的演出场次均呈增长趋势,演出场次总体持平。
2015年营业性演出观众总人数达1035.63万人次,与去年同期(1012.6万人次)增加2.27%。其中:戏剧类观众452万人;舞蹈类观众48万人;音乐类观众244万人;其它类观众292万人。
2015年北京演出市场整体票房15.49亿元,专业剧场均有增长。其中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等综合性多功能演出场所19个,演出收入5.09亿元,占全年演出总收入的23%,比去年同期增加7200万元;长安大戏院、中山音乐堂、中国木偶剧院等26个戏剧、音乐、儿童剧为主的专业演出剧场演出收入2.58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16.7%,比去年同期增长3600万元;国家体育场、工人体育场、人民大会堂等9个大型体育场馆的演出收入4.65亿元,占全年演出收入的30%,比去年同期下降8900万元;红剧场、朝阳剧场、梨园剧场等12个旅游演出为主的剧场,演出收入1.73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11.2%,比去年减少600万元;其它剧场及各类小剧场69个,演出收入1.44亿元,占全年演出收入的9.3%。
各类演出平均票价及上座率为:交响乐、室内乐、民族音乐类演出平均票价197元,平均上座率74.9%;各类演唱会演出平均票价452元,平均上座率78.6%;音乐剧类演出平均票价434元,平均上座率74.95%;歌舞类演出平均票价214元,平均上座率74.73%;京剧类演出平均票价123元,平均上座率69.6%;话剧类演出平均票价159元,平均上座率72.6%;地方戏类演出平均票价101元,平均上座率66.6%;曲艺类演出平均票价110元,平均上座率60.4%;儿童剧类演出平均票价83元,平均上座率67%。总体来看,今年的平均票价有所下降,原因有:各演出单位降低成本、降低票价,也与政府继续增加文化演出的“惠民”政策,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有关。据了解,我市文化主管部门2015年共投入2200万元,补贴31个剧场,使100元以下的低票价达到了剧院座位数的30%。
二、演出团体:各地区团体演出表现活跃,国外团体在京市场显著增长
国内团体在京的演出场次略下降,但观众数量和票房收入平稳增长。据统计,2015年国内艺术团体及个人(含外省市)在京演出了23238场,比去年同期23773场下降了2.3%;观众数量达890万人次,比2014年同期863万人次增长了3.2%;票房收入为10.4亿元,比2014年同期10.1亿元增长了3%。
国外团体来京演出活跃度显著提升,场次和票房增幅均在20%以上。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表现活跃,国外优秀剧目纷纷来京演出,带动了国外团体在京的市场增长。2015年,国外艺术团体及个人在京演出了870场,比去年同期700场增长了24.3%;观众数量为11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09万人次增长了5.3%;票房收入达3.95亿元,比去年同期3.24亿元增长了22.1%。其中,国外戏剧类演出场次由2014年的220场增至362场,票房由2014年的2467万元增至7757万元。
港澳台歌手在京大型演唱会减少,导致观众数量和票房收入出现大幅下滑。港澳台地区来京演出主要以戏剧和演唱会为主,2015年,港澳台地区艺术团体及个人在京演出了130场,比去年同期122场增长了6.6%;观众数量为3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41万人次下降25%;票房收入为1.1亿元,比去年同期1.6亿元下降30.8%。港台明星歌手在万人体育场馆举办的演唱会场次由2014年的24场减少到2015年的14场,成为港澳台地区演出观众和票房在北京演出市场下滑的重要原因。
三、演出类型:话剧、音乐剧、舞蹈等市场保持增长,演唱会、相声、杂技等市场出现大幅下滑
戏剧类和音乐类为北京演出市场贡献近82%的票房。从演出场次上看,戏剧类演出了13502场,曲艺、杂技魔术等其他类演出了8517场,两者在总场次中的占比达到了90.8%,是演出最活跃的两大类演出;从观众数量上来看,戏剧类演出的观众数量达到了452万人次观众,占到了总观众数量的43.6%,其次是其他类演出观众数量达到了292万人次,音乐类演出的观众数量也达到了244万人次;从票房收入上来看,戏剧类演出票房收入达6.2亿元,音乐类演出票房收入达6.4亿元,两者为北京市演出市场贡献了81.9%的票房,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1.戏剧类演出票房增幅达21%,音乐剧带动作用大
原创舞台剧不断发力,国外优质剧目的引入也为北京戏剧演出市场带来了活力。据统计,2015年北京市戏剧类(含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戏曲等戏剧演出类型)演出场次达13502场,比去年同期13361场增长了1.1%;吸引观众达45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423万人次增长6.8%;实现票房收入为6.2亿,比去年同期5.2亿增长了21%。其中,音乐剧票房收入达1.2亿,与去年同期3759万元相比,增长了226.7%,实现了翻倍增长。经典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在天桥艺术中心演出51场,获得了近6000万的票房,成为推动音乐剧票房增长的重要动力。
2.话剧、儿童剧保持稳定增长,成为戏剧类演出的两大主力
话剧市场趋于理性,更加注重价值的承载,话剧显现出勃勃的生机。国家话剧院出品的《战马》中文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司马迁》、大道文化出品的《戏台》等剧目均获得了市场和口碑的成功。2015年,话剧演出了4900场,比去年同期4482场增长了9.3%;观众数量为17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47万人次增长17.6%;票房收入达2.6亿,比去年同期2.2亿增长了19.4%。在北京亲子消费需求的催热下,儿童剧市场依然保持发展态势,处于稳定增长。2015年,儿童剧演出了4390场,比去年同期3787场增长了15.9%;观众数量为14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32万人次增长了6.6%;票房收入为1.11亿,比去年同期1.05亿增长了5.2%。话剧和儿童剧演出的票房之和占到了戏剧类演出票房60%,成为戏剧类演出发展的重要动力。
3.戏曲演出市场出现下滑,京剧探索市场化票房逆势增长
2015年,戏曲演出了3307场,比去年同期4172场下降了20.7%;观众数量为8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06万人次下降了16%,演出票房为1.25亿,比去年同期1.43亿下降了12.5%。戏曲演出市场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地方戏的减少,如刘老根大舞台2015年演出场次减少了62场,票房收入下降了2000万元左右。
京剧创作更加注重市场, 2015年北京推出了多部小剧场京剧,如在人艺实验剧场演出的京剧《倾国》、《琼林宴》等,上座率均在90%以上,培养了一批年轻观众。2015年,在戏曲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京剧保持了增长态势,共演出了1895场,比去年2001场略下降5.3%;吸引观众47.7万人次,比去年36.6万人次增长了30.5%;票房收入4376万元,比去年3046万元增长了43.7%。
4.音乐会低票价培育效果显著,场次观众双增长情况下票房下滑
以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为代表的演出场馆坚持推出“打开音乐之门”、“打开艺术之门”等惠民普及系列音乐会,以北京交响乐团为代表的演出团体每年推出近50场进基层的公益演出,为观众培育打下来良好的基础。2015年,北京音乐会的平均票价为197元,比2014年220元降低了23元。据统计,音乐会演出了1347场,比去年同期1277场增长了5.5%;观众数量为11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10万人次增长了5.1%;票房收入为1.8亿,比去年同期1.9亿下降了 7%。在演出场次和观众数量保持增长的情况下,票房收入不升反降,正是平均票价降低的体现。
5.演唱会市场出现下滑,万人场馆演唱会减少为主因
2015年,北京共举办了189场演唱会,比去年同期193场下降了2.1%;观众数量为101万人次,比增长年同期121万人次下降了16.4%;票房收入为4.1亿,比去年同期4.6亿下降了10.6%。2015年,千人剧场演唱会增多,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等万人体育场馆的演唱会减少了17场,观众数量减少了近23万人次,票房收入下降了近8000万元,导致场次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观众数量和票房收入均出现大幅下滑。如万事达中心从10月份开始因举办体育赛事没有举办大型演唱会,对演唱会票房收入影响显著。
6.舞蹈类演出票房突破亿元,芭蕾舞贡献近55%票房
2015年,北京舞蹈国际艺术节、国家大剧院舞蹈节等舞蹈节庆以及中央芭蕾舞团、北京现代舞团、俄罗斯芭蕾国家剧院推出的系列演出,活跃了北京舞蹈演出市场。2015年北京舞蹈类(含芭蕾舞、民族舞、现当代舞以及其他舞蹈等)演出了477场,比去年同期374场增长了27.5%;观众数量4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36万人次增长了32.7%;票房收入为1.2亿,比去年同期7226万元增长了68.4%。其中,芭蕾舞演出了180场,票房收入达6634万元,占到了舞蹈类票房收入的54.5%。
现当代舞原创作品不断增多,但观众和票房均有所下滑。2015年现当代舞演出了147场,比去年同期93场增长了58.1%;观众数量为7.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8.4万人次下降了12.7%;票房收入为1332万元,比去年同期2077万元下降了35.8%。2015年,多部现当代舞作品涌现在市场中,陶身体剧场的作品《数位系列》和闲舞人工作室的作品《莲花》,赵梁的《幻茶谜经》,9当代舞团推出了《进化论》和新舞蹈国际艺术节等等,带动了市场的发展,但是由于观众对现当代舞认知度较低,因此在场次增加的情况下,观众和票房收入反而下降。
7.受旅游市场影响,相声、杂技等以旅游人群为主的演出持续下滑
自旅游法实施以来,北京旅游人群中,团客不断减少,散客越来越多,因此以团客为主的旅游演出市场受到了较大冲击。相声类演出了3738场,比去年同期4774场下降了21.7%;观众数量为3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50万人次下降了23.4%,票房收入为2868万元,比去年同期3786万元下降了24.3%。杂技魔术演出了2618场,比去年同期3123场下降了16.2%;观众数量为12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28万人次下降了5.9%;票房收入为2825万元,比去年同期4646万元下降了39.2%。
四、演出场馆:场馆资源更加丰富,活跃度略微下降
演出场馆资源更加丰富,每个场馆平均年演出为179场。2015年北京新增加了天桥艺术中心四个场馆、博纳星辉剧院等专业演出场馆,丰富了北京的资源。135家场馆共演出24238场,每个场馆平均年演出179场,与2014年年均演出189场相比,有所下降。其中新增场馆均于下半年才开始营业,演出场次较少。另外,天地剧场、红剧场、德云三里屯剧场、广茗阁茶楼、海淀工人文化宫、朝阳9剧场等场馆演出与去年相比均减少了70场以上。
根据统计,2015年演出超过100场的场馆达65家,与去年相比,减少了7家。其中演出超过300场的场馆为30家,包括中国木偶剧院、朝阳剧场、海淀剧院等;演出场次在200-300场的演出场馆共16家,包括国家大剧院的三个厅、梅兰芳大剧院、首都剧场、保利剧院、小柯剧场等;演出场次在100-200场的演出场馆共有19家,包括天桥剧场、民族宫大剧院、北京喜剧院、解放军歌剧院、鼓楼西剧场等。
五、总体特点:演出市场逐渐转型,向理性化、市场化发展
1.原创舞台剧持续发力,国外精品剧目刺激市场
2015年,戏剧市场更加理性,内容更加多元。 国家话剧院推出了《中华士兵》《北京法源寺》等多部剧目,北京人艺也推出了《故园》《司马迁》等原创作品;同时《聂小倩和宁采臣》《丽南山的美人》《贵妇还乡》《女仆》《老舍五则》等多类型剧目也全新上演,精良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创新的形式,吸引着一批批观众走进剧场。
此外,众多国外优质剧目也纷纷来京演出,带给中国观众从猎奇、追捧到日益冷静、理性地看待审美提高过程。NTlive中英文化交流年项目,通过“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的高清影像技术,让中国观众第一时间看到了《女王召见》、《天窗》、《深夜小狗离奇事件》、《哈姆雷特》等10部大戏的样子;波兰剧院的《伐木》、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志在长城水剧场上演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以色列盖谢尔剧院带来的《乡村》都让观众看到当今世界戏剧舞台的顶尖之作;此外,天桥艺术中心落成后,以韦伯经典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作为开幕演出,也让北京观众享受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2.北京演出市场向细分化发展,演出、场馆等定位不断清晰
2015年,越来越多的港澳台及国外歌手、乐队选择到北展剧场、保利剧院、国图艺术中心、汇源空间等千人剧场举办演唱会。其中,港澳台歌手及乐队千人演唱会场次由2014年5场增长至2015年13场,歌手包括周传雄、陶喆、陈嘉桦、吴克群等;外国歌手及乐队千人演唱会场次由2014年22场增长至2015年47场,其中以韩国男团及流行歌手所占比例最高,此外,美国、日本、瑞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乐队及歌手也纷纷来京举办千人剧场演唱会。同时,歌手及乐队音乐风格的细分趋势也更加明显,风格突出的爵士乐、民谣民族音乐、金属摇滚乐等乐队和歌手开始占据一定演出市场份额。
北京的各大演出场馆定位细分更加突出,在今年新开幕的剧场中体现尤为明显。今年3月,由北京市青年宫和北京市演出公司共同改建的北京青年剧场,成为北京首家定位于青年人戏剧、音乐等艺术创作与演出的基地;5月26日,北京市成立了国内首个以“喜剧”为核心定位的专业剧场,填补了国内专业喜剧院的空白状态;于今年11月开幕的天桥艺术中心,则定位为以音乐剧演出为主,引进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作为开幕大戏,也正是凸显了这一定位。
3.票务机构布局产业链,正在成为演出市场的强势力量
传统演出票务公司在整个演出产业链中主要承担渠道、营销和技术研发等作用,但由于缺乏上游演出内容资源与下游场馆资源的把握,往往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近年来各大票务公司纷纷基于对自身互联网票务平台的数据分析、衍生服务开发等优势,开始向演出行业上、下游资源靠拢,或投资舞台剧,参与IP 开发,或投资运营剧院,布局线下渠道,使传统票务公司的角色逐渐从“中介”转变到演出市场中的强势力量。
永乐票务、大麦网等较具代表性的票务公司,近年来主办并参与投资多场大型演唱会项目和演艺项目。2015年由永乐演艺投资主办的LINKIN PARK 林肯公园猎捕行动中国巡回演唱会创造了欧美摇滚乐队在中国开展万人体育场级规模巡演的先河。另外,永乐票务在韩国等演艺发达国家设立分公司,抢占优质内容资源,在内容的引进方面占据主导优势。永乐票务还对业务进行重新梳理,加紧布局IP资源挖掘,将由旗下永乐影业、永乐体育、永乐经纪和永乐演艺等公司承担上游内容生产。同时,还将继续发挥平台的优势,拓宽平台价值,对用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使内容投资和IP 开发更加精准化。
4.国有院团活力进一步释放,创作与演出更具市场化思维
2015年北京的戏剧市场中,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合作出品的《战马》中文版成为热点话题。国家话剧院创作演出《战马》中文版的全程,都体现了市场化的观念。在用人机制方面,从演员选拔到最终确定阵容,中文版《战马》采用了从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在营销方面,第一次提出了“戏剧发行”的概念,与北京一千零一夜文化集团合作,由其进行推广营销;同时,与京东发起众筹,与微信票务合作来达成线上销售和传播的一体化。《战马》中文版在国家话剧院演出了58场,吸引了近5万人前往观看,平均上座率达到了95%,在创作与营销上的市场化转变,让《战马》中文版收获了口碑与市场的双效应。
此外,北京京剧院开放思路,以“京剧合伙人”推出了小剧场京剧《碾玉观音》,剧院作为出品单位,只支付前期宣传、及剧目制作、演出场租等费用,主创人员则实行把自己的创作费、排练费按技术等级与贡献程度入股,将剧目的市场票房直接与创作人员收益挂钩。在剧目推介方面,借助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开展“线上微营销”,主创和戏迷积极互动,扩大了年轻人的参与度。
总之,演出全体同仁要以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演出市场体系为目标,积极引导演出市场从低级产业形态走向高级产业形态,促使北京演出市场的不断成熟与繁荣。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