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性别暴力的终结者?

传统媒体与性别暴力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收视率、发行量等经济目标的制约,大众传媒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迎合以男权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刻意制造出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侵犯女性的权益。如大众媒体多关注女性的私人和家庭领域,将女性刻画为洗衣、做饭、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或者是将女性工具化、对象化,认为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是一种商品符号或“凝视”的对象。

在这种由男性话语霸权构筑的“场域”中,女性的思想受到”主流思想“的压迫,不由自主地把男性的需要和标准内化为自我的需要。从而放弃独立的自我人格,甚至对男性施加的性别暴力忍气吐声,满足“他”的需要。男性则在“男权至上”的“场域”中,越发自我膨胀,轻视女性,甚至以对女性施暴为乐。虽然一些受到性别暴力的女性群体自发的聚集在一起,组成妇女组织,举行反暴力运动,但是受地域和平台的双重限制,难以在全球掀起大风大浪。

1464021040-2777-nEEN5nOoY7nBUWncG3X2ysjWyNcQ
社交媒体:反性别暴力者的福音
虽然反对性别暴力运动不是数字技术时代特有的产物,但互联网的介入,无疑翻开了妇女维权的新篇章。社交媒体作为互联网时代最耀眼的明星,最大程度地发扬了互联网所倡导的“自由、自主、自治”精神,在反对性别暴力、倡导女性权益以及组织女性平权运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阿根廷,一些女权主义者通过在Twitter上创立了 #NiUnaMenos的标签,反对“对女性施暴后可以免责”的现象。如今,#NiUnaMenos已经成为了阿根廷反对家庭暴力的标志。
1464021040-5163-cEm9CrvyPOKozVCLLRKnNfbn8TGA

在巴基斯坦,维权妇女在Facebook上推出了#Bytes for All的标签,希望通过社交媒体教授十几岁的少女了解自己的权益,反对性别暴力。这一尝试在当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刚果共和国现今正在试行一款名为Medicapt的APP。这款程序软件允许用户收集、分享和保存在遭受性侵害后的法医证据。
在印度,反性别暴力组织正在通过在视频聚合类博客上推送视频、在Twitter上制作主题标签,开发视频游戏预防男性施加性别暴力。
 
在全球,特别是在一些女权意识相对薄弱的国家,社交媒体在反对性别暴力的运动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开放性为维护女性权益,反对性别暴力的活动分子提供了一个自由言论,展示自我观点的平台。被传统媒体剥夺了话语权的反性别暴力的女权主义者,由于新媒体话语权的分散,获得了在社交媒体抒发己见的机会,鼓励更多的反性别暴力主义者了解、参加维权运动。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作为一个交流、通讯的工具,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有着共同信念和目标的维权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打破国家与国家的边界互相交流、互相援助,增强维权运动参与者的凝聚力,爆发出更为强劲的力量。
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
在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虽然在妇女反抗性别暴力的运动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其无异于一把双刃剑。
2013年7月下旬,英国央行宣布自2017年起,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头像将取代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头像印在新版的10英镑纸币上,以期改变英国纸币上女性形象缺失的局面。消息一出,这一改变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英国女权主义者——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就在Twitter上收到多条辱骂和威胁的信息。随后,英国多名女性公众人物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
此外,Facebook上有关性别暴力的内容也层出不穷。如一名Facebook用户上传了一位带着面具的男性斩首一位女性的视频。又如,在网站中张贴出欧美女歌星蕾哈娜被男友施暴后头破血流的照片,并在照片下写着“greatest hit”。
1464021040-8921-I97gD48IM4ObMmHvqibDPjzuIzjA
Twitter、Facebook的开放性与自由性使得反对性别暴力人士具备了更强的表达意识和传播能力,但社交媒体匿名性的纵容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让那些在传统媒体环境中不常出现的极端言论也会大行其道;而网络的长尾效应不仅便于女权组织将零散的女权力量组织起来、传播观点,也能让男权至上者与厌恶女性者建立组织、传播仇恨。
社交媒体的反击
Twitter、Facebook一直是性别暴力人群的集中地,因为内容涉嫌侮辱女性、宣扬对女性的暴力而成为女权主义者联合抗议的重要对象。
2013年8月3日,Twitter就7月发生的因英国央行宣布于2017年推出印有简·奥斯汀的头像的新版10英镑而受到威胁的民众发表道歉声明。此后不久,Twitter在苹果手机上开始试行“举报按钮”。用户可以跳过以往复杂繁琐的举报程序,直接通过按钮,举报在Twitter上发布不实、人身攻击、揭秘他人隐私言论的信息的用户。若举报属实,Twitter将对行为过分者采取暂时封号的措施。
Facebook也在2013年5月还发表了题为《关于脸谱网站上的有争议的、有害的和仇恨的言论的说明》,称:“用户在发表那些令人难受的或不够体谅他人的幽默(cruel or insensitive humor)内容时,必须附带其真实身份。”虽然这一声明是Facebook为了控网络暴力而实行的举措,但是却得到了大批女权主义者的拥护,这条声明将为铲除性别暴力做出贡献。
1464021040-9822-6u8mHBTicEfAQvQCUgqT7pxlbYZA
社交媒体能否成为性别暴力的终结者?
虽然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意识到网络性别暴力的危害,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但收获甚微。一些用户因为对女性言论过激遭到封号后,又开通了其它账号进行更为强烈的反击。社交媒体的管控毕竟有限,并且针对的是已经发生的性别暴力事件,要想真正的铲除性别暴力只能从思想上入手。
一方面,不能仅仅只通过社交媒体要求遭受性别暴力的女性站起来维权,还要改变一些男权至上者与厌恶女性者的思想,让他们认识到性别暴力的危害。
另一方面,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女权思想的方式具有局限性,数字技术降低了维权人士参与的门槛,但是媒介的使用仍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一些饱受男权主义思想侵害的女性因为受教育程度低,无法运用社交软件,而正是这些人受到的性别暴力的荼毒最深。传统的观念禁锢了她们的思想,让她们不懂得如何去反抗。利用社交媒体只是铲除性别暴力的一个方式,并且这个方法同样也带了新的难题。解决性别暴力的问题不能单单只依靠在社交媒体上的宣传,还需多种方法结合,多管齐下。
作者:胡宁钰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