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咨询:如何应对外国直接投资审查力度上升

出于对国家安全和外国对战略性企业的控制的担忧,各国越来越多地审查拟议中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政府利用这些工具禁止、限制、影响或撤销个人、公司或相关国家对目标行业的投资。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入境投资筛选机制(ISMs)的使用在过去十年中翻了一番。

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保护主义抬头,企业需要为这种投资筛选的扩大使用做好准备。

四个发展解释了入站ISMs的兴起:

  • 地缘政治脱钩。由于外国直接投资目前占全球GDP的40%,大幅上升,各国希望在关键领域减少对竞争对手的依赖。
  • 技术引爆点。各国都希望保持对新兴技术的优势,比如美国目前在先进半导体行业的优势。
  • Covid-19。随着疫情的蔓延,各国希望避免战略公司以批发价出售给外国所有者。
  • 保护主义抬头。保护主义倾向已从全球贸易扩展到外国直接投资。

深入了解

投资审查重塑而不是取代了外国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随着经济增长、商业机会和商品价格的波动而波动,而不仅仅是投资筛选。

ISMs的增长改变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构成。并购趋向于减少,而绿地投资则有所增加。

流入的资本也改变了投资者的组合,有利于经济和政治盟友。在实施入境制后,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等盟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加,而来自政治对手的入境投资则大幅下降。2012年至2016年间,德国在美国外国直接投资中所占的份额从3%上升到13%,而中国所占的份额从4%降至近0%。

传统上,各国侧重于筛选入境投资。但今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旨在对先进计算芯片、微电子、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进行对外投资。

这个不断发展的投资审查世界对政府和投资者都提出了挑战。

各国政府应使外国投资与本国优先事项保持一致,而不应让冗长的官僚审查令投资者过度受挫,从而影响投资环境。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